科学家透过实验来探索未知领域,但实验的发展并非每次都走向预期结果。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的神经科学教授 (Neuroscience) 透过基因编辑技术观察仓鼠的社会行为变化,想研究更有效治疗自_闭症和忧_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方式,却意外发现基改仓鼠不仅没有降低社交沟通,反而变得凶猛、攻击性更强。

示意图非当事人,翻摄自unspalsh。
根据《每日科学》、《每日邮报》报导,H·艾略特·阿尔伯斯 (H. Elliott Albers) 教授和金姆·胡曼 (Kim Huhman) 教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学者透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消除叙利亚仓鼠的抗利尿激素 (vasopressin) 和其受体Avpr1a,两者在调节哺乳动物的社交行为上有关键作用,包含择偶、合作、社交沟通、支配和侵_略等行为。

翻摄自PANS,下同。
阿尔伯斯教授表示:「我们对实验结果感到意外,原本预期消除后会降低攻击和社交沟通,结果却恰好相反。」化学变化导致笼子里的实验组变得狂野、好战,出现压制、撕咬和互相追逐的行为,而且基改仓鼠们对同性个体的攻击性提高许多。

选用叙利亚仓鼠而非其他种类老鼠的原因是牠们的社会结构远比其他同类更接近人类。胡曼教授说明:「与其他囓齿动物相比,牠们面对压力时的反应更像人类,和人类一样会释放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牠们也会罹患多种人类会得的癌症,也和我们一样容易受到COVID-19病毒的影响。」

示意图非当事仓鼠,翻摄自unspalsh。
惊人结论挑战了科学家对生物学与行为关系的理解。阿尔伯斯教授指出:「我们自以为了解这个系统,但事实并非如此。违反直觉的结果告诉我们,需要开始考虑这些受体在整个大脑回路中的作用,而不仅限于特定的大脑区域。」你觉得未来有机会透过基因编辑对改变人类行为模式吗?

示意图非当事人,翻摄自unspalsh。
神经学真的是很深奥却又和我们密不可分的科学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