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想靠乾爹乾媽包養賺快錢,對金錢觀和心理方面其實有更深層的影響,並非表面那樣輕鬆好賺。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節目上指出,包養關係「有很高的危險性」,而且隨著時間推移,男女雙方的心理也會產生變化,衍伸的後遺症也不易克服。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明天,我會成為誰的女友》。
林萃芬心理師在節目《新聞挖挖哇!》分享,主客雙方對「包」的定義不同,也許一開始雙方都同意花錢買特定的時間和陪伴即可,各自生活分開。有些包養妹最初覺得可以保有個人生活,乾爹只要按月付款就好,「一開始都想得很美好」,可以不用上班做自己喜歡的事,偶爾應付乾爹,聽起來「工資高、工時短」似乎很好賺。不過就林萃芬接觸的個案來說,包養妹愛上乾爹的比例較高。
翻攝自YouTube (新聞挖挖哇!),下同。
林萃芬表示,包養妹暈船後可能開始不只想要錢,會希望乾爹花時間像陪女友一樣照顧自己,也可能開始想管乾爹跟誰出去,但乾爹仍劃清感情界線,出錢養女生不代表有義務照顧她的情緒。本來只需要錢的關係,此時對包養妹來說心態轉變了,欲望變大、對「愛」的要求越來越多。
除了感情面,林萃芬也點出經濟上的後遺症,被包養的對象之後「也回不去正常的生活」。女生可能本來預計被包養1年就好,把握這段時間好好充實自己,1年後回歸自己的人生,但最後通常都事與願違。例如包養1個月可以拿10萬也許在行情上不算高,但對於一般工作來說已經是高標,被包養期間已經習慣大手大腳揮霍,真的回去工作會因此嫌薪水低,「所以變成她永遠就要被包養了」。然而殘酷的現實是,沒人能永遠被包養,隨著年紀增長可能隨時會被乾爹減薪或棄養。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