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张慈恩报导】王先生45岁,从事户外重度工作、打石已有10年,近兩周从事連续砖舖地工程,包括铲沙与舖砖等作业。个案于室外工作,当日温度约28~36度,相对湿度83%~85%,经连续性工作4~5小时后,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肢体无力、全身不适,由消防局救护車送至区域医院急诊就医,当时体温升高38.6度,无肌肉痉挛或中枢神经症狀,检验值显示除钠離子与CPK轻微升高外,其它检验值无明显異常,诊断为热衰竭。
热急症5大分類 严重恐造成永久性神经伤害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职业医学科主治医师游文茹说明,热急症按症狀严重程度区分为轻微症狀(例如热暈厥、热筋挛、热衰竭)与严重症狀(热中暑),节錄郑天浚医师等人所著之「热危害引起之职业疾病认定參考指引」分類顺序如下:
1. 热压力症:热压力症是因外界的高温使得个体感到不适和疲倦,但是个体本身的体温却极少有上升的情形。但如果病人本身有脱水的情形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或服用一些会导致血管收缩的药物与乙型阻断剂,则身体本身的散热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加重热症严重程度,最后可能演变至热衰竭或中暑。
2. 热筋挛:热筋挛的发生是因为大量流汗导致身体肌肉钠離子、钾離子等电解质缺乏所造成,顾名思义,症狀为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常发生于大腿与肩部。通常发生于活动当中,或长时间活动后休息时,在大量流汗后补充开水或低张溶液未同步补充电解质时发生。
3. 热暈厥:在热暴露下,身体会出现相对性的体容积下降、周边血管舒张与血管张力下降,且可能导致姿势性低血压。热暈厥即是此類姿势性低血压的一种表现,好发在老年人的族群,不需严重的脱水即可导致个体出现热暈厥的症狀,患者通常在移離热源和适当地补充体液后,都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态。
4. 热衰竭:发生热衰竭可能是暴露在高温的环境中或是过度运动后造成身体过度产热,或暴露于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会导致身体水分或盐分丧失,患者体温可能正常或轻微上升,症狀包括,严重的不适感、口渴、恶心与呕吐,热衰竭一般会有轻微的脱水,热衰竭的患者一般不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狀,神经系统症狀的有无可用來区分热衰竭和中暑。
5. 热中暑:热中暑是高危险性的热危害,中暑患者预后较差,尽管患者通常可以从肝脏与肾脏的损害中復原,但常有永久性的神经伤害,患者体温常会超过 40.6℃且合并中枢神经症狀,如谵妄、抽搐或昏迷。
法规保障劳工健康 工作场所应设置休息、饮食设备
游文茹表示,全球气温逐年显著上升,暖化现象肆虐,劳工因户外工作导致中暑的案例层出不穷,例如营建工程。因此劳动部遂于民国103年7月1日修订「高温作业劳工作息时间标准」以及「职业安全卫生设施规则」,规定雇主对于具有显著之湿热、寒冷、多湿暨发散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及其他有害劳工健康之工作场所,应于各该工作场所外,设置供劳工休息、饮食等设备。
以上内容由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