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3月28日下午2點20分左右,發生規模7.7強震 (芮氏規模8.2) ,就連泰國曼谷也災情慘重。許多人都十分擔心,未來幾週台灣是否也會地牛翻身?對此,專家也出面解釋了!

翻攝自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羅振華
根據《民視新聞網》報導,本次地震是「實皆斷層帶」 (Sagaing Fault Zone) 引起的,震央位於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 (Mandalay) 附近,在實皆市 (Sagaing) 西北方約16公里處、約在泰國夜豐頌省 (Mae Hong Son) 邦瑪帕縣 (Pang Mapha) 西北方326公里處,震源深度僅10公里,陸續更發生12起餘震,其中一起高達規模6.4。

翻攝自在台緬甸學生團體
據統計,該地震已造成近1700人死亡,3400人受傷,另有300多人失蹤,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預估,最終死亡人數恐怕達到一萬人以上。
擁有約150萬人口的曼德勒,因位於地震震央附近,已成為重災區,衛星影像顯示,整個街區已被夷為平地,無數建築物被夷為平地。

翻攝自美聯社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發生前,早於土耳其就先經歷大規模地震,隨即台灣也發生強震,因為全球是一個平衡系統,「這邊失去了平衡,透過地震和餘震釋放能量,能量釋放得差不多了,全球其他地區會比較高機率會被誘發地震。」

翻攝自民視新聞網
究竟是哪裡恐會天搖地動?吳健富坦言,現有技術仍未能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規模,只有「超前部署」防震準備,才可以應對突發的地震,他也提醒台灣現有建築符合耐震規範,可以抵擋地震影響,但民眾仍需按照法規裝修,以保障安全。
據悉,921大地震發生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因菲律賓海板塊持續向西隱沒並擠壓歐亞板塊,導致地殼內部應力累積,最終釋放形成強烈地震,該次地震發生於車籠埔斷層,造成2415人罹難、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是台灣戰後時期傷亡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翻攝自維基百科
地震專家郭鎧紋則直言,緬甸中部這起規模7.7強震,是今年第3起規模7級以上的地震,也是2024年至今規模最大的地震,釋放能量相當於177顆原子彈,比日本能登半島的7.5強震還大。

翻攝自中央氣象署
郭鎧紋解釋,緬甸強震是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造成,也造成喜馬拉雅山隆起,為2024年至今規模最大的地震,今年的第二大地震發生在2月8日的加勒比海,與台灣較無直接影響;第三大是1月7日發生在青藏高原,規模7.1。據悉,緬甸與青藏高原的地震成因相同,皆因印度板塊推擠歐亞板塊所致,青藏高原受印度板塊擠壓後向東北移動,進而推擠華南板塊,導致其向東移動。

翻攝自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羅振華
郭鎧紋進一步說明,這就是所謂的「應力轉移」,隨後1月21日嘉義大埔就發生規模6.4地震,從四川盆地延伸至台灣皆屬華南板塊範圍,所以「台灣西部」需留意應力轉移,未來兩週內可能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更多內容請見下方延伸閱讀】

曼谷建築物倒塌,翻攝自路透社
地震真的好可怕!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