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樹穿山甲 (White-Bellied Pangolin)
主要棲息地為非洲熱帶雨林、塞內加爾到肯亞之間的大草原及贊比亞。牠們從2008年開始數量大減,2014年起已瀕臨絕種,如果再不進行保護,未來10到20年內將消失50%。
2. 環尾狐猴 (Ring-Tailed Lemurs)
主要棲息地為馬達加斯加南部的乾燥土地及森林,從2000年至今數量劇減95%,剩下2000到2400隻的環尾狐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瀕危物種。瀕危因素包括:棲息地遽減、獵捕及非法交易。
3. 長鼻猴 (Proboscis Monkey)
棲息地有印尼、文萊及馬來西亞,主要出沒地為河川、沿海地區、紅樹林及沼澤,過去40年來數量減少50%的牠們被列為「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棲息地的喪失,是牠們受脅的主因。
4. 川金絲猴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主要出沒在中國中部及南部的高山,因此外號「雪猴」。逐漸失去棲息地的牠們已被列為受威脅物種,主要以死樹上的地衣為食,不幸的是死樹都被人類收割走,大幅減少了牠們的食物來源。
5. 小貓熊 (Red Panda)
小熊貓已被IUCN列入絕種的「紅色名單」,因全世界數量僅剩2500隻,光是東喜馬拉雅山脈的數量過去50年來就減少了40%,非法狩獵是罪魁禍首。
6. 鯨頭鸛 (Shoebill)
棲息地為非洲中部及東部的熱帶雨林沼澤地區,嘴部的特殊形狀使牠們擅長捕魚,不過人類的非法獵捕、棲息地破壞已造成他們的「易危」(vulnerable) 局面,數量只剩5千到8千隻。
7. 黑白花狨 (Pied Tamarin)
棲息地為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人類對牠們棲息地的大幅破.壞,加上牠們的敵對物種「赤掌獠狨」(red-handed tamarin) 的競爭已造成瀕危。
8. 連帽禿鷲 (Hooded Vulture)
棲息地為非洲中部草原和叢林,主要靠屍.體和廢料為食,獵捕、棲息地破.壞造成牠們瀕危。
9. 伊比利亞猞猁 (Iberian Lynx)
棲息地為西班牙西南部 (多數出沒在多尼亞納國家公園,Doñana National Park),牠們是全世界瀕危狀況最嚴重的貓科動物,2002年一度只剩100隻,經過保育後目前為404隻。不過20世紀初還有10萬隻,1960年代只剩3千隻,瀕危主因為獵捕 (1970年起禁止狩獵)。
10. 帝王斑蝶 (Monarch Butterflies)
帝王斑蝶每年冬天都會從北美遷徒至氣候溫暖的佛羅里達州和墨西哥以增加生存機會,不過牠們依然被列為瀕危,棲息地幾乎被除草劑破壞殆盡。幸虧牠們已接受保育,未來可望大量繁殖。
11. 北極熊
主要棲息南極洲的北極熊,近年已被IUCN列入紅色名單,2015年數量僅剩22000到31000隻,預估未來35年將繼續減少,原因包括:全球暖化、汙染及油排放。
12. 白鱘 (Beluga Sturgeon)
白鱘主要在里海、亞速海及黑海出沒,過去數量眾多的牠們如今因被大量獵捕做成魚子醬而面臨瀕危。
13. 食猿鵰 (Philippine Eagle)
牠們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老鷹,只出沒在菲律賓叢林,且被菲律賓政府列為國鳥。瀕危主因:森林砍伐。依據菲律賓律法,殺害食猿鵰將被判12年徒刑外加巨額罰金。
14. 高鼻羚羊 (Saiga)
棲息地為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斯坦、俄羅斯及蒙古。2002年被IUCN列為瀕危,主要因素有偷獵 (牠們的角非常值錢)、傳染性疾病和氣候變化,嚴冬的厚雪覆蓋令他們很難以草為食。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