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開學日,新鮮人羅伯 (Robert Shafran) 踏進紐約蘇利文郡立社區大學 (Sullivan County Community College) 那一刻開始,他發現周遭所有人對他異常熱情,從擁抱、擊掌,甚至是叫他「艾迪」(Eddy),這些行為都讓他摸不著頭緒,直到遇見新室友麥可 (Michael Domitz),才漸漸解開真相。
原來,麥可的前室友正是大家口中的艾迪 (Eddy Galland),據他們說,羅伯不只長得跟艾迪一模一樣,連舉手投足,說話方式都像到沒話說,「他們裂嘴笑的角度完全一樣,髮型也是,表情也是,根本就是複製人了」。更令麥可感到吃驚的是,這兩人居然還是同一天生日,而且都是在領養家庭長大,這令他迫不及待安排兩人見面。
羅伯與艾迪一見如故,這才得知原來兩人是失散的雙胞胎兄弟,1961年7月12日出生於紐約長島後,各自被不同家庭領養。他們重聚的消息上了當地新聞,而且旋即引出另一個驚喜:他們的三胞胎兄弟大衛 (David Kellman) 趕緊向他們聯絡。這三兄弟有著多到數不完的共同點,連對食物、香菸品牌的喜好都是一等一,羅伯表示:「三人終於重聚的那一刻實在太超現實了,我體驗了此生未有的一種喜悅,而且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三兄弟接著搬進了同一棟公寓,轉到同一所大學、同一堂課就讀。
然而更驚人的轉折接踵而來。經過一連串調查,三兄弟發現他們竟然是因為一項社會實驗被拆散。1960年代,美國精神科研究權威紐鮑爾博士 (Peter Neubauer) 為了研究「先天基因決定」、「後天環境影響」對孩子成長過程造成的影響,分別將多對雙胞胎及三胞胎送往不同背景的寄養家庭,並要求養父母別告訴孩子,他們還有其他兄弟,且每年都會帶他們去做定期測驗,密切紀錄孩子的人格發展及智力狀態。大衛的養母可蕾兒 (Claire Kellman) 在本故事的紀錄片《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暫譯:三位一樣的陌生人) 中回憶,「大衛很早就開始會說話了。他有次半夜醒來說『我有個兄弟。』此後他都會跟我們聊『他想像出來的兄弟』,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種來自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症。」
儘管現在看來相當不人道,當時並沒有法規能夠阻止紐鮑爾的社會實驗。難過的是,艾迪在33歲那年因不敵憂鬱症最後選擇自我了斷,雖然未能證實實驗計畫是否須為艾迪的精神狀況負責,不可否認的是,三兄弟在出生那刻的分離,或多或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羅伯與大衛至今仍在等待當初同意拆散他們的領養機構「The Jewish Board」公開道歉,然而對方只表示很高興有這麼一支紀錄片能將三兄弟的故事公諸於世,但並不會譴責實驗機構的作法。更令羅伯與大衛不滿的是,一名心理學家南西 (Nancy Segal) 在紐鮑爾死前曾造訪他,她向《紐約時報》透露:「他一直到死前都沒有一絲懊悔,他依然認為自己做了對的事。」
南西還表示,紐鮑爾最後在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基因對人的影響,遠比我們想的還要深鉅」,而那些被實驗機構拆散的雙胞胎/三胞胎兄弟姊妹們「最後在各方面都非常相像」。三胞胎的紀錄片《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已於本屆日舞影展 (Sundance Film Festival) 首映。
參考資料:OddityCentral
TEEPR布編:求助是勇敢的表現,出現自殺想法請打1995或張老師專線1980。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