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是消費者退貨的巔峰時期,大家總是提著聖誕節的時候奶奶送的過大毛衣或是重複的《冰雪奇緣》娃娃去購物中心更換貨品或是要求退費。在2014年,共有價值2840億美金的貨物遭到退還,對零售商而言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損失,因此退換貨服務的相關政策變成了一項棘手的議題!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日前針對「退換商品服務對消費行為的影響」進行研究,檢驗了退換服務相關政策的五個特徵:時間 (像是你需要在14或是90天內退貨)、金錢 (你能否全額退費)、費力度 (像是你是否需要提供發票或是其它單據)、範圍 (打折的貨品能否退貨)、更換 (你是不是只能拿到等價的店內購物券)。
Giphy
整體而言,退換貨政策越寬鬆,退換商品的數量則會越多。不過有項驚奇的發現:時間限制越寬鬆 (例如90天 vs. 14天),退換商品的數量則會越少!研究員萊恩 (Ryan Freling) 表示:「這可能是因為消費者手上擁有一個商品越久,就會越依戀商品。再加上他們沒有時間上的壓力,所以他們就會拿著商品坐在那想說其實沒那麼糟啦!」研究學者的結論是,時間方面的限制越寬鬆、能拿回的金額數目越大 (退全額 vs. 不退服務費這類的),對增加銷售量越有效果!他們也建議零售商訂定更複雜的退換貨政策,替不同商品創立不一樣的退換貨規定。
Giphy
所以簡單點來講,商家給消費者更多時間退貨 (全額),其實可以促進購買呢!
來源:WashingtonPost
對於這個研究,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之前住在美國的時候我感覺每幾天都在買東西,而且買東西通常不會想很多。但搬回台灣後覺得可能一個月才買一次東西。現在仔細想想,真的是因為退貨規則呢!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